歷經三代,闖蕩江湖25年,Elise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典範地位,在數位世界中堪稱類比駕駛風骨的中流砥柱,開它上路就代表你不會在意是否舒適,貯物空間是否足夠之類的庸俗事物。那是一種好比醍醐灌頂的體驗,巧妙駁倒每個時代皆有人說的「一蟹不如一蟹」。
Elise這個車名乃源自時任蓮花主席Romano Artioli的孫女Elisa Artioli。Romano是義大利企業家,正好擁有蓮花所需的強大財力。他在九零年代初出手挽救這間英國公司和風雨飄搖的Bugatti(兩間公司後來分別由Proton和福斯接手善後),不過蓮花在Ramano入主之前若非得到通用汽車關照,世上也許就不會出現Elise了,因為Artioli治理下的蓮花氣氛並不融洽。設計師Julian Thomson就是在那個時期轉投福斯集團旗下,後來更幫手制定捷豹汽車的現代路線,直到2021年才卸任,最近則重新審視了自己當年的Elise S1設計,為某間電池新創公司宣傳新技術,感覺就像Joni Mitchell大跳Both Sides Now的最新remix版本。
Elise出道時的725kg淨重(勞斯萊斯有比這更重的座椅在販售喔),意味蓮花沿用多年的1.8公升Rover K系引擎縱使只有118hp,Elise仍然有本事用5.8秒立定起跑直搗60mph(96km/h)。可見動力輸出並非Elise的重點,但Series 3問世時還是升級採用了豐田機械增壓四汽缸。1.8公升容積雖然維持不變,動力卻提升至245hp,體重亦因此上破900kg。不過加速性能還是十分可觀,0-100km/h只需4.3秒,功夫卻也變得更硬更狠,失去了一點初代Elise身手流暢的儒俠色彩。
Elise在1996年的標價,相當於今天通脹之下迅速貶值的3.6萬鎊。當年市場上本來就鮮有這麼有趣的汽車,更別說價錢這麼宜人的對手。Elise停產,實屬可悲。因為它重量輕盈,產量不多,對環境構成的衝擊並不大,這些條件放諸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切合時宜。Elise給人一種專一純粹的印象,一種在跑車上大玩電池和複雜系統時難以營造出來的風味。這樣的跑車居然不得不讓路與一些更大更舒適且不設排氣管的東西,豈不唏噓。
當年Elise在法蘭克福車展亮時,與之同名的Elisa Artioli一直坐在展覽車上,所以廠方把2022年最後出廠的一部Elise送給她實在十分恰當。這部金色Sport 240 Special Edition,與Elisa過去八年一直駕駛的銀色S1 Elise簡直相映成趣。一晃眼,數十年,Elisa如今年紀尚輕,Elise竟已一把年紀。儘管如此,蓮花就算把生產線搬到中國華中一帶, 仍然無法擺脫Elise的深遠影響。Elise是蓮花的典範傑作,今後也許永遠無人能出其右。
買妥後備零件或破費維修
S1車身由兩個玻璃纖維複合材料製造的元件構成,雖然有助削減重量,維修起來卻非常「麻煩」
名字抑或數字
它原本叫111(讀作One-Eleven,意指第111號車型),但大老闆在最後一刻決定改名。
Hero complex英雄情意結
Elise救了蓮花,S2則救了特斯拉。這間新創公司成立初期只能慢慢建立實力,所以把Roadster交託給諾福克的蓮花代為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