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來場風雨無阻的機旅,改東改西甚麼的大可不必。
Words: Shawn ZHANG、Photography: Ray CHAO
Bike: Husqvarna Taiwan 安東集團
平時每當時間接近預定的試車日期、窗外卻是一片淒風苦雨時,就意味著原定行程不是要被打亂、就是要冒著冷冷的雨進行試車,不免會感到心煩且無奈。
不過這次情況有些不一樣,儘管天色一日比一日要陰暗、氣溫亦一天天探底,小編心裡卻暗暗叫好:老天爺,算你倒楣,恰巧我就愛這樣玩!只因這回停放在車庫待試的是Husqvarna Norden 901。
與KTM同樣交由KISKA操刀外型設計,Norden 901無論是遠遠看抑或走上前端詳,皆維持著一貫潔淨、簡單的姿態,大有北歐貨色常為人帶來冷酷且直接的設計感。Norden窄長的車身與高高聳立的風鏡塑造了獨一無二的外型,輪廓之特殊就算玩起神奇寶貝的”猜猜我是誰”的單憑剪影認車遊戲也不會是件困難事。除了延續Vitpilen、Svartpilen的外型設計語彙,Husqvarna可是以原廠之姿在頭燈左右有著兩顆融入整體設計的霧燈傍身、加上帶有等高線地形圖與螢光黃點綴的深色車身,大量沿用概念車階段的前衛設計往往能成功吸引周遭路人的好奇目光。
跨上此車才發現這車其實並不特別窄,之所以有如此印象其實是這車的身長與高度實在大得不得了。儘管如此,事實上Norden 901提供了854 / 874mm等兩段可調座高,在較低的854mm座高、加上柔軟懸吊在就座後的些微下沉,置腳性其實與一般街車無異,只不過把手的角度也要隨之進行調整,否則20mm的座高落差其實對雙手握持角度有著不小的影響。針對這一點其實在手把與冠座交接處也有可供調整的刻度、甚至是前後調整車把的預留孔位。不過比起親人的低座高,我更愛視野更佳、重心感覺更優異的高段位:以身高175cm的小編在單腳著地時僅有腳跟須稍稍離地、加上順著騎士人體斜切的油箱後緣輪廓,踩踏感其實依舊相當安穩。
眼尖的人就會發現在車架樞軸附近的原廠貼紙上發現”KTM AG”的字樣。諸位已經順藤摸瓜猜出它的表親了嗎?應該不難猜,就是890 Adventure。除了引擎與車架結構相近,由中央連接至兩側下方的油箱設計亦一併保留過來,此舉除了能具備更大的油箱容量、有利長程穿越外,更有助於降低重心、提升操控性。
“這看似冷漠的大傢伙事實上可以動力滑胎過彎、掃碗公,並採取孤輪手段跨越障礙物。”
除了品牌與外觀等差異,Norden 901與890 Adventure系列其實有著微妙的定位安排:首先讓我們談談KTM的890 Adventure系列,不管是一般版或是更加進階硬派的890 Adventure R都須加價選購包含快排、定速巡航、MSR(針對引擎煞車的控制)、以及可針對各項設定進行細微調整的Rally Pack。此時再回頭看Norden 901,出廠無須加價就配有定速、快排及彎道MTC+MSR等設施,稱為”Explore Mode”的加價選項則可進一步分1-9段循跡介入程度,油門反應亦有針對Rally、offroad等模式的調整。
不過真的人人需要選配Explore模式嗎?原廠預設的offroad模式便已允許後輪空轉、關閉後輪ABS、提高介入門檻的MTC以及停用防浮舉功能。聽起來有些難懂?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您已可以動力滑胎過彎、掃碗公與採取孤輪手段跨越障礙物等。如果以上事項皆不是您購買此車所欲從事的主要用途,大可暫時無須勾選。
由此可見Norden 901定位與訴求其實就介於890 Adventure一般版與R版之間,在無需額外加購的情況下擁有更多舒適配備、同時也更加適合日常與長途旅行使用。想必如此設定也更接近台灣大多數ADV車主的使用訴求:擁有部一定越野能力的長途車款、同時偶爾前往較為偏僻陡峭的營地從事露營活動時亦能輕鬆自若等等。畢竟以台灣林道普遍窄小刁鑽的樣貌,又有多少人當真捨輕巧的越野車而就ADV車型呢?
坐墊在低座高時能與後座前緣弧線連成一氣,好讓騎士可將臀部依靠其中,額外增加的依托感其實相當不錯。
撇開非鋪裝不談,這天沿著內山公路前進的旅途就能發現Norden 901不同模式間的鮮明個性。以輸出稍降、反應溫和的雨天模式開始,即便在溼地刻意大開油門也不會有過猛的湧現、同時由六軸IMU所執掌的MTC、MSR與防孤輪系統皆處在相當敏感的段位,甚至帶有一定速度駛過鋪面道路上的小突起亦會觸發其作動,透過縮減輸出與引擎煞車等方式全程控制車輛動態;offroad模式則是考慮到在鬆軟地形下的脫困能力,油門的出力有著綿長而多層次的堆疊、初切開油門時的溫順出力可避免後輪過度空轉、造成"挖地瓜"而受困。至於Street模式則無較鮮明的調性,中庸的輸出適合平日長時間騎乘。
有鑑於此車更重視在長途旅行時的舒適度,坐墊在低座高段位時能與後座前緣弧線連成一氣,好讓騎士可將臀部依靠其中,額外增加的依托感其實相當不錯。而早前便在外型上讚譽有加的油箱不僅在站立騎乘時更好將下半身固定住,當過彎出腳或是煞停下腳時亦十足順手,加上低重心的車身配上寬把與令人心安的倍耐力Scorpion Rallly STR配胎,在山路過彎的體感其實非常輕盈、重心轉換亦十分迅速。其中一部分也要歸於前後WP懸吊在原廠設定亦略偏向道路用途,重煞車時具220mm行程的前叉並不會急著大力點頭,在下沉一段後便能撐住自後方轉移而來的重心。也因此當離開道路、挑戰穿越一些障礙時,會感受到較明顯的衝擊回饋。對此Norden其實也具備全可調的前叉及回彈、預載可調的後避震作為不同騎乘環境的對應,其中後避震還是徒手就可調整預載的旋鈕設計。
在駛出雨區之後,小編陰錯陽差地進入一條鄰近溪床、杳無人煙的羊腸小徑。雖然走入一條從未到訪的境地顯得有些緊張,不過此番秘境正巧適合一試Explore模式。雖然多達九段的滑移控制小編實在還用不上,不過額外的”Rally”油門反應選項確實相當帶勁,前段油門就有直接的強力扭力輸出,桀敖不馴的個性果真饒富樂趣。而左右腳踏上的橡膠墊也可針對越野用途移除,配上將後煞踏桿反轉,鋸齒狀的金屬牙可以有效增加踩踏的穩固性。
在完成一整天的試駕工作之後,儘管此車騎乘起來多麼輕巧、視野又是多麼開闊,但兩百多公斤的車重與874mm座高多少也在走走停停間累積出些許疲勞感。看著球褲與Edward逕自開車離去,小編倒不甚擔心,畢竟在端正坐姿與定速巡航的組合、加上車頭風鏡的保護與腿間引擎的熱氣溫存,此時已經有點捨不得還車的我開始覺得外型酷潮又身懷大量機能的Norden 901不只能帶我深入秘境,更能讓我舒服地就這樣一直騎騎騎下去…希望Vamps並不會看到這一段啦。
<規格表>
引擎排氣量 | 889c.c. |
引擎形式 | 水冷並列雙缸 |
馬力輸出 | 105 ps |
扭力輸出 | 10.2 kgm |
座高 | 854 / 874mm (兩段座高可調) |
變速系統 | 往復式六檔+雙向快排 |
乾燥重量 | 204kg |
前懸吊 | WP APEX 43m倒立式前避震 行程:220mm(壓縮/回彈/預載可調) |
後懸吊 | WP APEX Monoshock 中置避震 行程215mm(回彈/預載可調) |
輪胎尺寸 | 前90 / 90 R 21;後150 / 70 R 18 |
油箱容量 | 19L |
建議售價 | 75.8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