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鐵龍Ami是大家引頸以待的移動機器嗎?抑或大家其實寧可安步當車呢?
Words:Tom Ford,Photography:Greg Pajo,Translation:Tony。
「大哥哥哥哥哥!
真是非常不好意思,我的戒指好像刮花了你的車啊!」一名歡天喜地的男子一邊笨手笨腳擺脫翻倒地上的Boris Bike殘骸,一邊高舉一枚可能令名鑽非洲之星深感不安的鑲石圖章戒指。「不過不緊要啦,刮花一小塊。是啦,我只是想要拍張照,結果搞到摔車……」
這位仁兄似乎沒有擔心過我可能因為他在倫敦鬧市停紅燈時一頭撞上我車尾而大發雷霆(我的車完全停住狀態),可是遇上這樣一個基本上等於厚臉皮硬把歡樂送人間的仁兄,你又怎麼忍心數落呢?何況眼前人簡直好像一個自信爆棚的核反應堆。「你沒事吧?」我轉頭把嘴巴移到車窗下半截活動窗的同一高度慰問對方。「沒,沒甚麼事啦!」持戒人答道:「不過這車的造型實在好玩。欸,是時候走人啦!」說罷便全不當一回事拾起單車,再渾不當一回事地無視紅燈穿花蝴蝶一樣闖過六線寬的十字路口,無憂無慮到連頭盔也省得戴。
我沒有太擔心車尾有否刮花,原因之一是這部車幾乎全身皆以沒有上漆的堅韌塑膠製造,原因之二是這部車本來就不是車。這個裝有四個輪子和兩張座椅的超級都市型電子雞,其實是一個相當袖珍的硬膠悖論。試想汽車要變化到甚麼地步才不能稱之為汽車呢?答案就是當汽車變成雪鐵龍Ami這樣的電動四輪單車,其外貌趣致古怪到令人以為它是日本K-car,實則卻是法國微型都市設計派的產品。雪鐵龍亦毫不諱言Ami不像成年人慣用的汽車,所以稱之為「都市型移動物體」(urban mobility object),而非汽車,就算是車也只算迷你車。大家應該不難領會雪鐵龍的用心:這部小車在「車頭」下方裝有一個5.5kWh電池(特別用括號括著車頭的原因稍後便會水落石出),以及一個6kW的小型電動馬達,兩者規格大概與動力過剩的電動牙刷更加相稱。它的寬度不足1.4公尺,全長少於2.5公尺,驅動唯靠前輪,極速略高於40km/h,加速……確有可能,儘管急不來,亦無法持久。至於續航力,最佳情況下大約可以跑47哩(約75公里),當可提供一些材料給那些盲目崇拜電動車續航力的人借題發揮。
不過Ami本來就志不在日行走千里。這款「車非車」按理只限於市內取代巴士、地鐵、單車、電動車以至電動滑板車的代步角色,不能在較大型的A級公路合法使用(極速太低之故)。不過基於它所屬的車輛類別,你在英國只要年滿十六歲,就可以免駕照駕駛這種車。何況Ami很便宜,至少有可能賣得很便宜。儘管雪鐵龍未有表明此物會否運銷英國,你在法國用6,000歐元就可以買到一部Ami(約20.9萬新台幣),亦可以先交大約9萬台幣頭款,再按月分期680元台幣。另一辧法是透過共乘汽車軟體租車,交270元月費即可用一分鐘9.1塊的價錢租一部Ami。這種「車到用時方付款」的安排應該十分適合都市人的共享汽車文化。試想平日買杯咖啡都要花200塊,上述開銷實在沒有甚麼大不了。況且你可以要求服務商把車輛送到你家門前,甚至每週出門購物時去指定法國超市取車,既可在車上寄存行李以策安全,又可避免搬得滿頭汗。
這樣有意思嗎?有啊,不過只適用於非常特殊的情況,於是我這天才會在倫敦市中心被一個戴著巨型戒指的爽朗仁兄撞個正著。那麼這個小傢伙到底有何乾坤呢?嗯,你首先會發覺Ami很小巧,豪華程度好比公園長椅,可想而知舒服極有限,因為Ami的絕技、玄機和魔法盡在一個「簡」字。外形怪誕則是考慮到易於生產和價錢便宜的結果,所以Ami的車身配件是完全對稱的,左右兩邊玻璃可以互換,前後兩邊玻璃亦可以對調,車身鈑件也有同樣的鏡像效果。因此車頭即車尾,車門開關方向左右相反,頭尾葉子板大可倒轉裝。我的確花了一段時間打量這部車,好弄清楚前後左右到底誰是誰,可是近乎立方體的怪誕造型卻又十分趣致,簡直好像一個化為現實的卡通人物。
開門上車,司機那邊得向後拉開(即是自殺式車門),乘客那邊則按通常做法(兩扇門的門柄位置有別,但門絞一律設於車門本身的右邊)。就算這是左駕版,開起來也毫無分別,因為車身實在太窄。何況把方向盤向右搬一呎左右就成了右駕版,便不得不考慮重新設計機件所涉及的問題。用來招呼兩個人,這個車廂其實非常寬敞,行李大可以收進駕駛席後邊的隔間,或者乘客左腳那邊的儲藏格,儘管這些儲物空間肯定比較適合存放一個半個購物袋或電腦背包,多於適合去宜家搬貨。對外視野亦非常奇特,全景玻璃車頂和前方側窗令視野幾乎不受遮擋地向橫和向上伸延,感覺有點像置身於私家水族箱內觀看外界。車廂內也沒有很多東西要你花時間熟悉。你會找到一個手機座和一個USB充電插座,儀表上總共設有三個按鈕。對,只有三個,分別是警示燈開關、送風機開關(聲音與吹風機完全一樣),以及車尾擋風窗發熱器開關,總之毫不複雜。
之後只要用駕駛席左邊的按鈕選擇向前開動、倒車或停車,閣下便可以大步向前。正如上文所說,加速反應只是一般般(隱約有加速感,並不足以構成壓迫感)。懸吊雖會交足功課,不過大體上無甚趣味可言。抓地力有最起碼的水平,因為車手就算放肆胡鬧,轉向反應之慢亦足以確保Ami不會馬失前蹄,儘管155mm瘦窄輪胎的爪功與其說是挖,不如說是磨。輾過路面坑洞或坑渠蓋,你會感到衝擊直透背樑,直震得你咬緊牙關,半吋厚的座墊和椅背幾乎毫不掩飾座椅其實是一隻單薄硬塑膠大湯匙的事實。可想而知Ami舒適程度很有限,可是閣下既已看到這裏,對這個事實應已釋懷。
但Ami正是在你開始上路時才會展現真正魅力。我也知道各位只要稍加調查,便會發現這是一個很簡陋的箱型車架,焊接功夫儼如在下手筆(絕無褒意)。可是駕駛一部毫無威力可言的小車游走於城內,硬是有一種人生滿希望的感覺。它的危險性很低,因為你需要推動或煞停的質量本來就不大(485kg,包含電池),令人不期然相信就算發生碰撞意外,最壞情況也許只是道個歉便了事。Ami雖然無法提供跑車愛好者所認同的駕駛趣味,卻有本事令人眉開眼笑。袖珍汽車有時的確會給人弱不禁風的印象,然而Ami在每一個人眼中卻好像一個充滿朝氣的小泡泡,簡直人見人愛。我在大部分超跑上所博得的善意注目反而比之少許多,因為對方會假設開車那位其實非常自負。
當然,我們以前也見識過純電動微型車或四輪單車,駭人聽聞的Reva G-Wiz便是一例,Ami大部分時候卻博得比較良好的市場反應。雖說全程在市區內行走,我開了幾個小時亦不過用了56公里續航力,所以有理由相信Ami充電一次實際可以行走約64公里,之後用家中電插座充電兩個小時即可回復。順帶一提,Ami的充電口設於乘客那方車門內,意味充電時車門必須長開。所以車廂內可以偷走的東西僅限於你不會帶走的物品,實在不失為一宗好事。
那麼結論如何呢?相當簡單:Ami是非常不堪的汽車,卻是魅力沒法擋的物體。它渾身缺陷,而且用途大受局限,但又十分有趣,定價得宜,相比搭巴士或地鐵,大有可能成為一個英明代步選項。請勿忘記,Ami不會解決交通擠塞問題,然而在同一路面空間內,你的確可以比「正經」汽車放進更多Ami,到時走走停停的純電動市區穿梭旅程說不時會另有一番風貌。在市中心限制車輛進出的區域,這種代步工具大概會有相當可觀的市場。使用者只要加入共乘計劃,便可以像利用Boris Bike那樣進行特定旅程,用完把車丟在目的地附近即可。總而言之簡單方便,停車充電一概毋須用家煩惱,每次出門但覺高枕無憂,心情自然暢快。這一切正好是這個法國小東西非常擅長的絕活,其絕就在於它用細小體積和特定應用範圍把魅力和古怪俏皮共冶一爐。
Ami在法文中可以直譯成朋友。作為雪鐵龍怪傑風格一鱗半爪的體現,這個小傢伙正好給人老友親切的感覺。身上雖有諸般缺陷、問題和短處,但你仍然會喜歡上它,因為做朋友本來就是這樣一回事。
規格表
車型名稱 | Citroen Ami |
引擎 | 5.5kWh電池,6kW電動馬達(8hp) |
傳動 | 單一前速,前驅 |
續航力 | 47哩(70公里) |
性能表現 | 0-100km/h永無止境 |
極速 | 45km/h |
售價 | €6,000(英國版有待公佈) |
THE RIVALS 對手
地鐵(TFL倫敦交通局)
費用:TfL一日任搭通行卡£14.40
好處:路線多,容易負擔
壞處:可以很慢,有很高機會聞到腋下飄香
巴士
費用:一程£1.50/一日£4.50(任搭)
好處:路線多,環境乾爽,容易負擔
壞處:受制於路面交通問題,要與其他人一起擠
單車
費用:£1,200-£6,000
好處:有助保持體魄強健,可以快速穿越塞車地帶,對環境友善
壞處:單車失竊問題,好天曬下雨淋,在倫敦市內屬高風險運動
電動滑板車
費用:£200-£2,500
好處:好玩,環保,方便
壞處:在大部分地方仍屬違法,摔車肯定手腳受傷
步行
費用:£0
好處:有助保持體魄強健,消費極低,非常環保
壞處:下雨會濕身,中途可能遇劫,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