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式4×4居然零廢排,而且造工媲美勞斯萊斯?那麼接下來是?難道是植物製肥豬肉?
Words: Tom Ford,Photography: Rowan Horncastle,Translation: Tony。
眼前狀況用道路來形容,真的有點太厚道。這條遍地碎石的山路在小山山麓處若隱若現,除了交通非常疏落之外,沿途倒是十分熱鬧,沙塵石頭無處不在,灌木彷彿對本身的存在大為不滿,紛紛把自己從泥土中連根拔起宣泄憤懣。太陽開始西沉意味著這部老爺福特Bronco每走一步都被自己背後的長長身影窮追不捨,登山捲起的塵頭則使得影子輪廓的硬線條顯得比平常柔和。
我們用加力檔爬過嶙峋石頭,小心翼翼沿路而行越攀越高,直到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才止步,像呼吸一樣把這片恍如水彩潑墨的天與地吸進胸中。再考慮到我們所開的車,這一幕簡直好像從六零年代直接轉移過來。不過當你張開耳朵睜大雙眼仔細觀察,便會發覺當中有些東西不大對勁。首先,這部Bronco居然近乎無聲,就算行走期間也異常寧靜。其次,肯花時間多看兩眼的話,就會意識到把這部Bronco當作六零年代的Bronco,其實等同於指貓為馬——兩者基本身體結構雖說差不多,最終生成的結果卻風馬牛不相及。
風馬牛不相及之處可不止於車漆入時,或者那些間隙寬度小至用毫米計的碳纖維飾板在物料和造工兩方面都絲毫不像Bronco。這副重新製作的車身,無疑修正了元祖Bronco基於生產需要而有欠工整的地方。差異之大亦不止於你蹲下來打量車底前後兩端時會發現硬派越野老字號Currie Enterprises出品的差速器,或者一套大有來頭的Fox Racing懸掛。鑽進車廂一看更加不得了,精致程度簡直可以讓你開開心心當作現代藝術品掛在牆上,鏤空中控台的設計竟然仿照Eames安樂椅,手排檔桿質感之高完全符合工程傑作的定義。分別之所以這麼大,皆因這部Bronco是Zero Labs徹徹底底重新製作的福特Bronco,行車寧靜則因為它是電動車。
異端邪說?視乎你的觀點與角度。Zero Labs現正炮製高度restomod的純電動古典福特Bronco,巧妙結合兩大汽車熱潮造出一款盡可能切合時宜的汽車,同時避免矯枉過正弄出素食家Kardashian素到只穿一對Yeezy運動鞋的尷尬場面。為免劇透掃興,我只能說這件作品非常耐人尋味,所以解釋起來最好還是從頭說起,由Adam從頭說起。放心吧,這位Adam並非那位亞當。
「展望未來須把未然當作已然,你的下意識可不知時間觀念為何物,所以不可能被侷限於當前。我必須相信這是已經發生的事……相信這部Bronco已成過去,而不是糾纏於它何以出現。你必須活在未來。」
把時間撥回幾個鐘頭之前,Zero Lab Classic Electric Vehicles的CEO暨創辦人Adam Roe言談之間簡直意得志滿,實在很難判斷這個人到底是天才還是傻得可愛。也許是時差使然吧,我只是一臉呆然凝望對方,一邊絞盡腦汁嘗試殷勤回應,對方的神情卻令我意識到自己居然毫無準備就跳上鬥智擂台。他一邊像忽明忽滅的古老霓虹燈反覆微笑,一邊比手劃腳介紹Zero Lab設於Elon Musk洛杉磯Space X基地旁邊的新落成生產設施,然後用不太肯定的語氣問我:「這樣很酷吧,不是嗎?」
的確很酷,而且我留意到一位叫Kaylee的女士踏著長形滑板一掠而過時,手上拿着一杯大似滅火筒的咖啡……這敢情是加州之最嘛。豈止穿梭工作間的代步工具,這裏的活力簡直有形有色,你在喉頭深處竟似嚐到從這個地方和每一個人身上所散發的樂觀氣息,暖洋洋的感覺勝似用盡全力穿透辧公室窗戶的加州陽光,不可思議得來又有點…….有點怪誕。不過話說回來,有此感覺也可能只是時差使然。
我雙眼不時瞟向蟄伏三十呎外的啞灰色Bronco。這部車毫無疑問與這裏的氣氛絲絲入扣,我亦好想它不是東拚西湊但求在Instagram出風頭的銀漆蠟槍頭。因為我自覺已經完全被Zero Labs的熱誠淹沒,這部車要是不知所謂,肯定會非常掃興。何況我第一時間便喜歡上Adam,因為他就是這麼人見人愛。Adam Roe與大家心目中的典型車廠CEO完全是兩回事,不但體魄強健,身上還穿着黑色V領T恤、牛仔布外套和一對污糟邋遢運動鞋,單憑外表根本無法簡簡單單把他歸類為某一類人。下班後打扮時髦的機械師?抑或是不修邊幅的可愛大富翁呢?兩種說法都有可能,不過就Adam而言也許兩者皆然。
在廣告和科技界花了廿五年建立個人事業後,Roe毅然投身截然不同的偏門行業從事古典車電動改裝,業務並非重新裝配或徹底翻新舊車,而是把現代感與便利性融會貫通,將舊車重新打造成出類拔萃的作品,同時注入大量異想天開或富有藝術感的元素,概念上有點類似加州不遠處外以「重新想像」保時捷而大受歡迎的某位行家。為此Adam召集了幾名設計師、藝術家、製作員、賽車工程師以及車架和技術方面的人才,組成一支規模小巧的隊伍開設了一家公司。
Zero Labs確實有點異於通常以工作室形式小量生產的初創企業。他們的大本營用磚塊搭建,風貌勝似紐約時髦得很的閣樓公寓。店內目前存放着幾部改裝階段不一的Bronco,有的剛剛剝掉外殻,有的已經完全復活,一裝一拆的功夫一絲不苟到叫人心悅誠服。這裏處理的汽車並非數以百計,卻不失為一件好事,畢竟Zero Labs Bronco最初只會限量生產150部左右。這些作品一律靠人手製作,而且改裝對象僅限於那些行將報廢的舊車,光鮮亮麗的原版車一律免問。話雖如此,這裏有充份空間供日後擴充,感覺挺像一幫離群者正在密謀實踐甚麼大計。事實上Bronco亦非這個Lab的唯一實驗品,公司日後除了提升現有型號的規格,還會陸續升級其他現成車型。
當然,坊間有好幾家公司幫舊型Bronco回春,當中不乏出人意表的佳作,大大有助宣揚和提升Bronco的江湖聲譽。不過Zero Labs比之多走幾步,乾脆把引擎一筆勾銷。完成品誠然不像載有傳奇引擎的Bronco,但取而代之裝上一個70kWh電池組,以及動力輸出達到434hp和38.3kgm的BorgWarner永磁馬達,毫無疑問是一個意圖清楚不過的動作。用碳纖維板、特製車架、綜合式翻滾保護架、所有現代化便利裝置和不惜工本的藝術手法重新製作Bronco,效果便好比用紋身筆把這份意圖刻於你額前,從此以後不必戴帽。
不過手上若無一件並非光靠鼓舌如簧吹噓到天比高的得體樣本,一擲千金開發產品其實可以變成燒錢燒時間,最終白白看著自己的遠大夢想以驚人速度化為烏有。夢想遠大,錢也花得大。所以參觀過工場後,我們安排了一次短途冒險,去洛杉磯附近山丘看看Zero Laps之妙是否不止於在社交媒體上出風頭。
第一印象十分好,儘管感覺上很陌生。Zero Labs Bronco行走公路的表現,最貼切的形容大概是「身份模糊」,轉向和煞車比當年的Bronco好上五倍,駕駛感覺卻未有因為使用現代化動力系統而流於麻木。這番話似乎明褒暗貶,但絕無惡意,事實上車手會很欣賞這部車並非獨沽一味靠一套講究0-100km/h加速的電動車動力系統撐場面。這匹老馬身手伶俐,在街道上怡然自得,就算手排變速箱需要花時間熟悉亦無傷大雅。開起來體型亦不見得格外龐大,加上電動車顯然沒有引擎失速之弊,所以:一)閣下減速停車時根本不須鬆開離合器;二)操縱起來挺像preselect變箱,按「踩離合器;換檔;放離合器;加油」的程序辦事即可。
說來奇怪,無論操縱手法與古老外形多麼格格不入,這部車開起來居然令人覺得硬是對勁。保留手排的決定也許相當異常,但感情和手感兩方面都十分貼題。乘坐感覺達良好水平,拐彎身手亦可以接受,用家幾乎第一時間便領略到機件品質何其高。就下盤設定功夫而言雖未至於石破天驚,但車主可按個人喜好調校,屆時這套貴貴懸吊便可以大派用場了。更重要是置身其中本身就是一件樂事,試問有誰料到自己會用珠寶商的眼力鑑賞一部粗枝大葉的老爺福特呢?我無意故弄玄虛,但你真的可以在這個車廂中東摸西摸消磨一段長時間,細意領略諸般組件的重量和結實程度,為範圍涵蓋純素皮革以至竹製嵌件的升級裝潢拍案叫好,盛讚Adam他們安排得天衣無縫。這一切實在神奇,Zero Labs營造的視覺和觸覺滿足感,妙在令人覺得這部車本該如此(假設你覺得Bronco的車廂本該比勞斯萊斯還要養眼)
它在碎石鋪砌的道路以外也大有看頭,好好設定的話不難修得越野大師境界。電動車運勁的先天特性代表你在差不多任何地形開步走時,都可以把車輪打滑和粗魯動作抑減至最小幅度,還可以靜靜翻越崎嶇荒徑無阻你傾聽鳥語,這不是非常合情合理嗎?考慮到充滿一次電可跑300公里左右,家住野外附近的話大可隨時越野散心。不,電動Bronco並非硬派長途越野的好辦法,但實力已經超乎我們所知的Bronco。個人而言會加大電池,續航距離有400公里的話應該可以安枕無憂。
Zero Labs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初創公司,在於這部車予人實事求是的印象。各位只要花點時間與Roe傾談,便會知道這個大概不是那種一鳴驚人後因為自負而被現實扼殺掉的早夭品牌。畢竟世上有許多絕非廢話的生意經,Roe這個人卻似乎用手術切除了畏懼失敗的神經。事實上這些平地一聲雷的生意,很多時都是因為慢慢失血而倒閉,究其原因正是被生產涉及的現實條件千刀萬剮凌遲處死,利潤盈虧、固定資產等等考慮甚至可以令售價高人一等的商品淪為無法維持下去的頭號賠錢貨(反正你會有此一問,電動Bronco每部最低消費16萬美元)。
Zero Labs卻勝在編制簡單靈活,易於變通,應變能力唯有慈悲獨裁者英明指揮的游擊小隊方能媲美。Roe談到要與車主培養感情,要製作一些盡得你所愛,而無你所恨的東西,要把我們對古老汽車的熱情與比較符合現代生活的動力系統合而為一。他和麾下所創造的,並非買家因為這是Zero Labs出品而購買的汽車,而是出於買家的真正需要。你會買這部車,皆因你想要這部車。你若有幸乘坐電動Bronco,或者與Zero Labs人員打交道,就算只是匆匆一會,這個「想要」都會迅速變成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