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速誌:<br/>Porsche Taiwan Media EV Day - DRIV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DRIVES

寂速誌:
Porsche Taiwan Media EV Day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01 四月 2025

電動車下賽道該注意甚麼、下去之後又是啥滋味呢?實不相瞞,這對我來說恰巧也是頭一遭,不然就邊走邊看囉……

Words:Shawn ZHANG

Pictures:Porsche、LIN


好啦,狹義來說並不是。幾年前小編曾「騎」著當時的Moto e比賽指定用車Energica EGO RS在麗寶賽道繞上幾圈。儘管那車在彎道間依舊順暢,不過由於電動車特殊的重量安排、加上較高的車重,在直線底重煞所帶來的大幅慣性前移與因而輕易揚起的車尾,都是過往以油車跑賽道體驗不到的壓力。那麼當屁股從電動重機坐墊移至汽車座椅,這一片寂靜的純電賽道體驗究竟還一不一樣呢?

事實上,此回Media EV Day是我們首次踏足這亞洲唯一的Porsche Driving Center。在這座具有FIA認證的場地裡,能夠進行Discovery/Pilot/Track Experience/Special Day/Corporate Day等五大專業課程,所使用車輛陣容及配備亦相當齊全;事實上今日所即將面對的關卡與內容,亦無不按照PDC規格進行打造。想體驗看看嗎?買一輛保時捷就有一次的體驗機會喔。

放眼品牌陣容,保時捷當前的純電車就屬歷經小改的Taycan以及Macan Electric作為兩大代表。不過現場也有新面孔出現,披上一身張揚空力套件與金屬紫霞搶眼車色的Taycan Turbo GT目前穩坐紐柏林北環最速量產電車寶座、亦是當今最強保時捷量產車,1048萬起跳的身價內含900A高性能逆變器、1108匹馬力以及紐北、Laguna Seca與上賽道的三條最速圈時紀錄。雖然待會的駕駛環節中無緣搶先開到,不過據悉目前保時捷正在準備為PDC用車陣容加入一輛Taycan Turbo GT,或許還會加入成為紐北破秒利器的Weissach Package哦……

少了引擎的震動與聲浪,身體五感馬上更專注在車輛動態與四顆車輪的摩擦力狀態上。

進入正題,半日的駕駛體驗分為三大部分,繞錐、煞停與賽道體驗等關卡並不陌生,重點反倒在與保時捷所提供的車輛上面。過去PDC課程通常會提供重心配置具有先天優勢的Cayman、Boxter等車型,這次倒是由前陣子才在南國相遇的Macan 4 Electric上場,不一樣的是此車現已配備多達五度的後輪轉向,搭配PASM的調度,在右腳維持恆定動力進入錐陣時,稍早在車外那看似豐富多變的車身姿態,在來到駕駛座後卻未帶來預期中的操作侷促感,除了手感輕盈的方向盤帶動靈敏車頭動態左右反覆掠過錐筒,後軸轉向帶來的車尾動態亦絲滑地配合車頭動作,看似誇張的姿態變化其實擁有相當流暢的連續動作,左突右闖間,由側傾帶動滾動方向的G力總被快速地釋放掉,讓這部電動Macan有如狗狗運動會中訓練有素的邊境牧羊犬,確實令我印象深刻吶。

再來到主直道另一邊的衝刺與急煞關卡,關主是一輛Taycan Turbo S,以及一枚正前方若干公尺處的錐筒。規則很簡單,首先全速衝刺、接著抓準時機往煞車踏板一踹,試圖盡可能地在完全靜止時靠近錐筒而不撞到它就是了。剛才的繞錐顯然實際執行比起旁觀還要順利得多,在煞停關卡卻恰恰相反。看似簡單的踩右腳、抓準時機再煞車的三步驟,Taycan Turbo S那0-100km/h僅需2.4秒的加速推力卻使我在起步那刻便在起跑線落下大量理智,952匹的電氣動力就這樣把我直直往前射去,視線周圍瞬間一片模糊的同時只剩正前方的錐筒看得清楚,試圖找到剛才在旁邊琢磨半天的參考點完全徒勞無功。好吧!只好靠臨場反應了,憑藉著近2.3噸的車重加上無暇看究竟來到多少的車速,急煞車後的減速距離竟遠遠低於我的預期,且Porsche Active Ride憑藉著它迅速反應做動的優點,抑制了起步時的後傾與急煞下的點頭,讓全程車身姿態平穩得出奇。此刻依然距離車頭好大一段的錐筒,看起來簡直對我充滿許多嘲諷意味……

這一切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不過是世間的物理現象太喜歡大驚小怪。

接下來賽道駕駛要登場的是Taycan 4 Cross Turismo與Macan Turbo Electric。跳上前者駛出pit,少了引擎的震動與聲浪,身體五感馬上更專注在車輛動態與四顆車輪的摩擦力狀態上。轉向時手中輕盈又可做出細膩的舵角掌握、車身動態馬上跟進彎中,想要優雅控制住路線抑或多帶舵角引觸發此車擺出扭臀舞姿積極出彎都十分受控,本應是如走鋼絲般的動態極限此刻卻寬似市民大道。反倒是身體馬上受到G力的作用而緊緊吸附座椅的其中一側,快且安定的彎速與車內的我立刻形成鮮明對比,彷彿這一切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不過是世間的物理現象太喜歡大驚小怪。

換上去年底開過Macan 4 Electric之後便十分好奇的Macan Turbo Electric,在體驗過Taycan 4 Cross Turismo之後,原以為自己已掌握電車在賽道上的大致模樣,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分鐘,這車卻再度令我出乎意料。584匹馬力、3.3秒的零百加速力道在勁道十足的懸吊下顫顫巍巍地快速一抖、隨即穩住陣腳往前直直衝去。更短的車輛軸距與更高的重心,讓Macan Turbo Electric在進出彎道之間擁有更多瘋勁。儘管電動車輸出之直接已經不是第一天見識,不過即便如此,Macan Turbo Electric強大的雙馬達依然在右腳收放之間讓前後輪輪番空轉,好似我正駕駛的並非FIA認證的G2賽道、而是一處充滿礫石砂土的拉力賽段。這股令人興奮又不禁為之膽寒的動力,也讓右腳肌肉逐漸緊繃而試圖做到更細膩的控制,終能在緊湊結實、配上狂野動力的車身中,帶著橡膠的慘叫聲順暢滑過彎道,偶有過火時前軸馬達又會快速出手將車尾導回正軌。誰能想到這輛可愛正點的CUV,竟是今日開過脾氣最火爆且瘋狂的一輛呢?

眼尖的你可能已經發現除了電車之外,當天也安排了Cayenne Turbo E-Hybrid與Panamera Turbo E-Hybrid的賽道體驗,除了在直線底重煞之際在一次體驗到Porsche Active Ride的穩定身法之外,總覺得這些車之間總帶著一種一時間難以描述的共同之處。帶著這個疑問進入最後hot lap環節的GT3 with Manthey Package車艙裡,聽著Flat-Six引擎高轉吟唱、眼看前方Taycan寂靜無聲地大玩鐘擺甩尾。這瞬間好像醍醐灌頂,理解到這一以貫之的韻味就是在清晰明朗的身體回饋裡,送來一份持續挑戰極限的邀請。這世界或許有人偏愛油車的濃烈口味、有些人鍾意電車的純粹速度,但如果你也有機會將他們一齊試過一回,就能清楚這些名為保時捷的物種,肯定都無愧於稱其為一家人吧。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