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br/>BMW M3 Competition Touring M xDrive - DRIV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DRIVES

三年:
BMW M3 Competition Touring M xDrive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6 三月 2025

初見M3 Touring本尊是在三年前的法國利曼,遲了三年的初體驗是否如最初所想的那樣美好呢?

Words:Jason YEH        Pictures:Jackal WU


疫情剛解封的首次出差,當時在法國利曼經典賽活動中首次看見M3 Touring,滿滿的人潮圍住新車一整圈好不嚇人,擔心又害怕近距離接觸的我硬著頭皮憋住氣往前擠才總算近距離領略其風采,當時便覺得那一身肌肉弧線與旅行車的組合相當養眼,亦說明Touring的加入讓M3的產品屬性瞬間昇華到另一個層面,不僅是普世公認的最佳跑房車,還能夠是一種生活態度。

開旅行車出門兜風前,先來一趟旅行箱專門店?

車頭那具3.0升渦輪增壓引擎依舊如印象中那樣完美,每次踩下油門都在告訴我現在駕駛的是一部孔武有力只差沒有噴出胸毛的肌肉車,而且在運轉滑順、聲線優美的直六引擎,已是多年內燃機工藝與尖端技術的完美極致,從輕量化鍛造曲軸、汽缸壁的電弧噴塗技術與3D列印汽缸上座造就的高燃燒效率,到猶如井噴的強勁功率輸出,加上M版四驅如老樹盤根的凶狠咬勁,劈彎就像倚天劍出鞘,叱咤公路誰與爭鋒。

我覺得這次的重點不在於多20匹馬力,而是引擎運轉的精緻度更勝一籌。

可惜我並未開過在此之前的M3 Touring,但相較於M3 Competition Sedan,顯然這次2025年式改款不僅帳面多出20匹馬力,還有那對目露凶光的全新車頭燈或車內的新款方向盤、OS 8.5介面及新內飾,下盤、四驅系統及電控單元給我的第一印象也都經過優化,讓矯若游龍的M3更顯如虎添翼,即使配上M xDrive四驅與掀背尾門已讓它脫離身輕如燕的範疇,但妙的是這些並未對操駕帶來負面效應,反而讓M xDrive四驅系統因為這增加的20匹馬力而擁有更多資源,對前後驅動力調配所產生的效應更顯著,專屬M版限滑差速器在轉向方面也提供極大助益。

天使眼改成毒性大增的蟒蛇眼。

不過這車讓我印象最深的並非能跑多快,而是超乎預料之外的……舒服,這好像是近幾年高性能車與超跑的共通點,不知是心理作用或下盤優化帶來的成效,一轉進山路在尚未搞懂車子處於哪個模式時,光是猛踩油門就已經給我非常高的樂趣與滿足感,而且是既舒服且操控手感紮實的那種……。極為軟嫩的避震器讓屁屁感覺備受尊重的同時,豐富的溝通力與清晰資訊回饋仍舊跟腦袋裡的M3沒兩樣,這時我對M3 Touring的駕駛樂趣指數標準已從速度改為舒爽程度,意外吧。所以在此先提醒各位,如果有機會開到M3別急著上路,先搞清楚與性能有關的按鈕與觸控介面相對位置,因為選項與設定之多就如同打遊戲機,因為一旦開胚,你根本沒時間顧及M1、M2裡頭做了哪種設定,不過這時廠方還留有一個懶人設定就是MDM,我最愛用這個……。

你看臉上的表情就知道這車果然美好。

好懷念以前的指針儀錶啊……。

530匹馬力在6250rpm湧現,峰值扭力甚至低到只有2750rpm,也就是說當油門深踩的同時,這具3.0升直六雙渦輪增壓引擎便保持在最高扭力狀態,運勁過程細膩滑順兼而有之,聲浪澎湃速度感強烈的同時,在向來鋪設品質不佳的狹窄山路,Comfort懸吊設定恰恰好將密集震動充分吸收,讓輪胎不至於因起伏過大而飛離地面,良好貼地性讓人對穩定路感給予最大信任感,而且我發現若將四驅系統切為4WD Sport,轉向功夫更加了得,更多動力經由後輪施放的同時,入彎一刻聰明的四驅系統不時的快速挪移重心,一過Apex便能早早大開油門領略四驅系統如何用盡柏油路摩擦力,車頭對準出彎更是輕而易舉,甩脫彎角一鼓作氣直奔7000rpm紅區的恢弘氣勢,幾輪下來著實讓我大呼過癮。

雖然多了一截屁股,但它熱愛劈彎的本質還是沒變。

身份的轉換並沒有改變這部旅行車熱愛劈彎的本質,鑽進彎角時的溝通力十足,前輪忠實聽命於你的指示直搗彎心,就算全部調至Sport Plus避震器亦硬得四平八穩,若調至Comfort模式對貼地性雖有所幫助,但快節奏跑山讓下盤硬一些總是比較讓人安心。至於煞車,操作腳法的層次感,用力煞車逼使重心移向車頭那邊,否則前輪未必會乖乖抓緊路面。而且M Drive介面裡頭除了針對M1/M2提供相當細的手動設定,這次就連MDM模式也增加了Road與Sport的選擇,應該很容易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甜蜜點。若真要雞蛋裡挑骨頭,可能就變速箱吧,過去在低速彎的檔位保護限制總需稍候片刻才能疾點油門,這次似乎少了一些限制,若2、3檔的齒比可以再微調一下,低速出彎的動力銜接會更順暢且速度也會更迷人。

MDM是最佳懶人設定,這次又提供Road與Sport的選擇。

4WD Sport真是太有趣了,至於2WD?有請瑞凡……。

M車系改款向來低調,小改款幾乎不會動到車身鈑件,這次也一樣,只換上新款大燈,整體視覺仍維持前後外擴葉子板所形成的經典可樂瓶腰身,尤其是富有曲線美的輪拱設計相當到位,順勢拉至車尾的後葉子板線條亦功不可沒,配上大尺碼跑胎與短行程懸吊,造就出沉腰坐馬且低趴的姿勢,光用眼睛看就給人一種肌肉發達的速度感,這樣的體態或許稱不上人見人愛,但就是威風凛凛吶。

若選配碳陶瓷煞車可減去14公斤重量,好想試試。

內裝改了三個地方,給你10秒鐘找出答案,開始!

車內較明顯的是換了一組新設計的方向盤、新設計的冷氣出風口旋鈕及出風口樣式,最值得一提的方向盤製作相當精美,碳纖維加上三色車縫線與粗壯握感,符合駕駛對操駕的需求,至於幾乎原封不動的車艙原本就已經是歷來最矜貴高檔的布局了,而且對熟悉寶馬的買家來說,這次也更新至OS 8.5介面,使用時的反應與速度都相當敏捷,觸控螢幕也夠大,沒啥好挑剔的。至於其他項目如座椅在這次雖未看到先前備受議論的碳纖桶椅(選配),不過標準M版跑車椅的撐托力與質感已在水準之上。

行李廂當然是M3 Touring不能錯過的重點之一,尾廂標準容量可達500公升,後椅背摺收更達到1510公升,讓你可以塞進購物或旅遊所需的大量行李而不至於失禮,何況它還能夠以非凡的速度辦妥所有事。當然在我們的記憶中,奧迪一直被視為高性能旅行車先驅,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推出RS2 Avant與RS4 Avant,不過對於首次推出旅行車的M3來說,重新套用此方程式之後所產生的結果,似乎又不同於奧迪……。

標準容積500公升,放倒可至1510公升。

寶馬旅行車現今僅剩3系列有此功能,以後還會有嗎?

是的,它在每一方面都極為出類拔萃,需要魄力的時候給你充足魄力,需要體貼的時候又暖到不行,這樣的英雄氣概或許也是每位車主之所以熱愛開M3 Touring出門並以此為樂的原因。至於它是否如我所想的那樣美好?答案已相當明顯……。

有M3 Touring作伴的一天是美好的,三年等待是值得的。

<規格表>

車型名稱 M3 Competition Touring M xDrive
引擎排氣量 2993c.c.
引擎型式 直六渦輪增壓
馬力輸出 530hp/6250rpm
扭力輸出 66.3kgm/2750~5730rpm
傳動配置 AWD
變速系統 8速手自排
車重 1865kg
0~100km/h加速 3.6秒
極速 250km/h(M Driver’s Package為280km/h)
建議售價 626萬元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