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60這下捨V6而就直四渦輪,會使我們當初對它的想法有所改變嗎?
Words:SHAWN ZHANG Pictures:JACKAL WU
上回與QX60見面時,VQ35引擎配上充足的空間、豐富的輔助功能,使得當時與攝影Jackal兩人不過是在一個尋常的工作日裡進行試駕,都不免在QX60上充滿許多擁有此車之後各種多采多姿的生活想像。時間來到2025年的今天,眼前這部披著日冕金色、在這個低雲陰天裡依然光彩奪目的新同學,業已在引擎蓋下換上2.0升渦輪引擎,馬上隨之而來的疑問就是:這區區1,997cc的排量,當真的撐得起這輛七座休旅長破五米的龐大身軀嗎?
登車、關門,剛才的疑問就像是被隔絕感極佳的車艙給留在外頭。這可不能全怪我健忘,此刻車內一片由Autograph六座套件那焦糖棕色菱格紋皮革、染色開孔白蠟木飾板,與亮晶晶的16聲道Bose音響外蓋所環繞的空間,正在全景天窗外均勻地日光照耀下顯得十足可口;再回頭一看,在兩張帶有電熱功能的二排座、可調整角度,甚至無須傷筋動骨便可在行李空間電動升起的三排椅背、隨處可見的Type-C接孔與數不清的杯架之間,來往穿梭倒也不用過度費心費力。優雅地伸出一根手指,無論在車外控制還是癱坐第三排,都能讓前排如同彈射座椅一般,快速騰出可供登車的進出空間。當然,椅子上還坐著人的時候是不會彈出去的,嘿嘿,不要問我為甚麼知道……。
USB電源與背架俱備,2-30公里內的旅途或許都能樂意待在第三排
看起來鋪張、坐起來放鬆。有人可以幫忙開車嗎?
光是在六個座椅之間坐來坐去、不時發出讚嘆間就耗費我倆好些光景,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不早,回到方向盤後大手大腳地踏上試車路途,倒也同時發現這套內含主動限滑差速器的智慧四驅,配上EPS電子動力轉向系統所賦予的5.8米迴轉半徑與轉向動態依然十足靈活,遠遠超過高聳車頭、狹長開窗面積所為心理層面早一步帶來的想像。有了環景、電子後視鏡與主動警示甚至煞停輔助等功能,開起來的自由度其實比起發動前雙眼所見要來得餘裕許多。
268匹馬力雖然略遜VQ引擎,39.6公斤米的峰值扭力卻呈現小贏態勢;且峰值轉速皆早過搭載VQ35的車型,除了少了V6自然進氣引擎平順的轉速攀升曲線外,這顆四缸引擎在出力上完全未見遜色,左彎右拐時易能感覺車頭顯得更加輕盈靈活。不客氣地一腳踩下油門踏板,瞬間提高的引擎負載下彷彿能感覺到控制曲軸位置的控制連桿做動改變壓縮比,促使更充沛的動力萌發。仍需要較長反射弧的過程雖仍無法取代V6的線性,不過要是轉換成較和襯於此車的柔順腳法,可變壓縮比與九速變速箱的搭配簡直將動力的調配轉化於無形,平順又靜悄悄的乘坐品質幾乎感受不到任何頓挫。當然你也可以自行選擇節能或運動模式來促使前方引擎站穩立場,不過我倒覺得標準模式便已平衡了動力需求與舒適度,若非特殊情形,好像並沒有任何切換模式的理由……。
駛過城市道路的裂縫與補丁,你能感覺到QX60的四顆胎圈所遭逢的衝擊,在下盤輕輕柔柔的鋪墊之下化為車艙中微微的一擺,兼具舒適與一定回饋表現的調性挺合我胃口,手中的ProPilot依然保有一打方向燈便自動開啟的超車輔助。適切的操駕感、周全的輔助系統,或許換上2.0T的QX60確實少了一些大排量自然進氣所賦予感性層面的價值;不過回歸一輛七座休旅的本質,此回換心並沒有在動力上產生多大差異、同時裡外繼承了所有軟、硬體上的優勢。加上十來萬的降價幅度與每年輕傜薄賦的稅金差異,以此作為進一步選配Autograph六座套件、回饋車內乘員的資本,對於重視一家乘坐品質勝過駕駛心情的你來說,反倒可能算是好事一樁吶。
座椅的收立都可以按鈕與拉環完成,正所謂站著操作不腰疼
<規格表>
車型名稱 INFINITI QX60 VC-Turbo 旗艦款 |
引擎排氣量 1,997c.c. |
引擎型式 L4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
馬力輸出 268hp / 5,600rpm |
扭力輸出 39.6kgm / 4,400rpm |
傳動配置 智慧型四輪驅動 |
變速系統 九速手自排 |
車重 2,120kg |
預售價 269萬 |